我國公眾對講機市場前景充滿希望和期待
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各大電信運營商紛紛上市,“當仁不讓”地成為世界電信產業的一股強勁力量,不斷地推動著全球無線電通信事業的發展并引領電信市場的建設方向。在這個多元化的無線電通信世界里,無線電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僅手機一項就有GSM、GPRS 、WAP、CDMA等供消費者選擇。但作為最基本的無線電通信工具——對講機的地位卻是無法取代,時日至今,對講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專業無線電通信市場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尚未引起人們足夠關注的公眾對講機,在不經意間,這個曾經是公眾禁區的大門靜靜地開啟了,2001年12月6日,國家批準和開放了409-410MHz作為公眾對講機頻段,規定在此頻段使用功率不大于0.5瓦的民用對講機無須申請執照。
公眾對講機市場的全面開放,意味著在公眾無線電通信方式上,人們又多了一種選擇。
一、公眾對講機消費不可忽視
2001年,在“對講機”前面加上“公眾”兩字后,以“不花一分錢、沒有通話費”為賣點,代表著一個新生力量加入無線電通信行業競爭,經過廠商各盡其能的“吆喝”,公眾對講機的消費變得不可忽視,市場開放僅一年,國內市場規模就迅速攀升到了100萬臺。2006年, GALLUP對講機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等15個城市對公眾對講機市場進行了一次有關的調查,發現過去5年的對講機滲透率共增加了8.4%,對比5年前上升了1.5倍。其中建筑施工企業和小區物業管理使用對講機最多,分別增長39%和29%。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我國公眾對講機僅作為公眾通信用,并非真正的民用,公眾對講機的消費市場才剛剛啟動,其發展潛力巨大。2007年,手機轉型對講機訴求模式的改變,將使我國對講機用戶成為僅次于手機的用戶,到2008年北京奧運之時產生飛躍,僅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對講機銷量預計超過30萬對。有專家預測,我國公眾對講機市場的銷售潛力將超過15億元人民幣。
二、國際品牌看好市場潛力
不少國際知名品牌正是看中這一全新無線電通信工具所具有的市場潛力,已經越來越多地向對講機“公眾”的廣闊空間挺進。在國家宣布開放公眾對講機頻段之后的第六天,已經取得1000萬臺公眾對講機銷售業績的摩托羅拉率先推出0.5W、可在3公里范圍內實現通話的WalkieTalkie公眾對講機 T6200,以首個在中國拿到型號核準證產品的身份“初試啼聲”,以期率先占據這片還沒有被開發的公眾對講機市場。爾后,南方貝爾亮相中國,與深圳諾德實業有限公司合作,開拓這一市場。一時間,我國公眾對講機市場儼然成了跨國對講機制造商的“狩獵場”。其實,在這個市場,摩托羅拉和南方貝爾的努力并不是什么絕世好招,不能不說是波瀾不驚。在這個階段,都沒有努力打破這個僵局,僅僅是用戶市場的自然增加而已。也許是穩定的市場讓廠商能夠更省心地賺錢,而且,也都各自滿意目前的市場份額。
- 上一篇:對講機—逐漸成為自駕游必備用品 2017/10/30
- 下一篇:光纖通道交換機的選購問題分析 2017/10/30